與都柏林的悠久歷史相比,薩繆爾·貝克特橋 (Samuel Beckett Bridge) 算是非常「年輕」的新建設,但卻很快躍升為該市地標,成為明信片或 Instagram 上常見的熱門背景。它俐落大方的設計,靈感源自於愛爾蘭的象徵豎琴,夜晚時在燈光巧妙的照射下,更是值得大拍特拍的美景。
薩繆爾·貝克特橋是由知名的西班牙建築師卡拉特拉瓦 (Santiago Calatrava) 操刀,他曾設計過許多著名的國際企劃,像是美國威斯康辛州的密爾瓦基美術館 (Milwaukee Art Museum)、瑞典馬爾墨 (Malmo) 的旋轉大樓 (Turning Torso),以及巴西里約熱內盧的明日博物館 (Museum of Tomorrow)。這座橋的結構是在荷蘭鹿特丹製作,然後再用駁船航行約 628 英哩 (1,010 公里) 運送到都柏林進行架設,最終於 2009 年 12 月正式啟用。
不妨從稍遠的距離看這座橋,欣賞它不對稱結構的美感。高聳的橋塔將近 157 英呎 (48 公尺) 高,橋本身的造型搶眼,因此也成為非常熱門的拍照背景。
這座橋橫跨利菲河 (River Liffey),銜接都柏林的南北兩方,名稱則來自曾獲諾貝爾文學獎的都柏林劇作家薩繆爾·貝克特 (Samuel Beckett)。很多都柏林人每天或走路或開車走這座橋通勤,您也可以加入他們的行列,親身體驗過橋的感覺。
幸運的話,也許還能遇上橋往側邊打開的時候。這座橋可以繞著固定軸往側邊擺動,讓河上的船隻能夠通過。您可以先上網查詢橋打開的時間,再安排時間及時前來觀賞這壯觀的景象。
薩繆爾·貝克特橋位於都柏林市中心,從三一學院 (Trinity College) 步行約 15 分鐘。可搭乘都柏林輕軌 (Luas) 在市長廣場 (Mayor Square) 或斯賓塞碼頭 (Spencer Dock) 下車,從這兩個車站稍走一段路就能走到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