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處女修道院公墓是莫斯科大都市的寧靜角落,也是許多著名俄羅斯人的最後安息之地。 附設的新處女修道院也吸引不少俄羅斯的精英。 這些團體與寧靜的環境使此地成為莫斯科的重要景點。 向著名俄羅斯音樂家、作家和思想家的陵墓致敬。
沙皇瓦西裡三世 (Tsar Vasily III) 在 1524 年創立此修道院。 他的贊助意味著造訪修道院的人通常是上層社會的婦女。 修道院完工後歷經多次整修,大多是因為彼得大帝的同父異母姊姊索菲婭 (Regent Sophia)。 因為命運的捉弄,她在同一棟建築內被彼得大帝監禁。 修道院也因為其修女的聰明才智而被拿破崙入侵。 閱讀托爾斯泰戰爭與和平書中對該修道院的描述。 墓地的歷史與修道院的歷史同樣久遠,自墓地創立以來,許多著名的莫斯科人皆埋葬於此地。
進入園區時,留意主顯聖容教堂 (Gate-Church of the Transfiguration)。 這棟高貴的紅白色建築是一幅令人印象深刻的情景。 在園區內欣賞斯摩稜斯克聖母大教堂 (Cathedral of the Virgin of Smolensk),該教堂的建築樣式被稱為「莫斯科巴洛克風格」。 其高聳的圓頂突出圍牆。
在教堂內欣賞許多 16 和 17 世紀的宗教藝術,包括多層次的聖像壁和藝術家德米特里‧格里戈里耶夫 (Dmitry Grigorev) 創作的豪華濕壁畫。 觀察 72 公尺高的龐大鐘樓,欣賞其精緻的設計。 在修道院區參觀宗教藝術和寶石展覽。
前往墓園一睹知名俄羅斯人的陵墓。 受人敬重的作家和劇作家安東‧契訶夫 (Anton Chekhov)、戲劇家康斯坦丁‧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(Konstantin Stanislavsky) 和作曲家謝爾蓋‧普羅高菲夫 (Sergei Prokofiev) 皆埋在於此地。 俄羅斯政治家尼基塔‧赫魯雪夫 (Nikita Khruschev) 的墓地可能最耐人尋味。 赫魯雪夫是一位有爭議的人物,他下葬在此墓園的原因是無法被埋葬在克里姆林宮牆。 他的埋葬地點周圍有黑白裝飾,象徵他的正面和負面特徵,令人深思。
若要前往新處女修道院公墓,可搭地鐵到運動站 (Sportivnaya)。 修道院和墓園皆每日開放參觀,但修道院每月的最後一個星期一不開放。 參觀墓園、教堂和展覽皆須購票。